理财学习有“深度”。抓经常性学习和定期培训是提升执行财务制度和意识的关键。财政所把财务基础应知应会知识带进课堂去宣讲,邀请审计、财政专业资深老师现场授课,围绕如何做好会计工作、违纪违规问题适用财经法规汇总和农村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日常处理的方法等精选课件,印制发放《村级财务培训资料汇编》、《基层财务应知应会知识》等,有针对性地对村(社区)支部书记、监委会成员、各站所报账员进行财务知识培训,丰富培训课堂教程内容,学习过程中包含案例解析、职责明确以及操作规范。在面对日常问题时,鼓励交流、讨论和座谈,有效增进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财务人员的警觉性。不仅加强了会计管理,还规范了财务行为。
财政监管有“强度”。围绕财政法律法规、审计要点、常规的巡视巡察监督工作的开展,不断积累总结基层财政财务管理经验。从完善基层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要求、监管村(社区)三资管理规范需求、报账资料审核、规范账务收支流程办理、会计岗位职责、财政监督等重要环节,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收支管理制度,邀请审计、纪检监察、社会代表开展认真讨论、指导、修正,并提请上级领导部门进行研究,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厅服务有“温度”。注重细节和学习,坚持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努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推行“财政大厅一站式服务”、“承办业务零差错制度”和“财政最美最优考核制”,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精神状态。大厅收支业务实行“限时办结制”简化办事流程,财政服务各项政策信息公开化、流程透明化。工作人员以争创一流服务为目标,礼貌接待每位群众,确保每一笔业务办理不出大厅全办结。利用服务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和处理公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刘小正 苏豪迪)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