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9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嘱托,既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奋斗者的殷切召唤。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唯有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以实干担当回应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铭记历史,是传承精神的“根”与“魂”。80年前,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杨靖宇“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如今,我们在基层一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红色宣讲、参观革命旧址,正是要让年轻一代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白和平来之不易。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们通过陈列抗战时期的老照片、老物件,让各族群众在追忆中凝聚“家国一体”的共识;在校园里,我们邀请老战士讲述战斗故事,让孩子们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唯有铭记昨天的苦难辉煌,才能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更能坚定明天的前行方向。
立足岗位,是践行精神的“行”与“实”。伟大抗战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具体行动。在乡镇治理中,我们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抗战劲头破解难题: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群众意见不一的问题,我们组织党员干部逐户走访、耐心调解,像当年军民同心筑堡垒一样,凝聚起“共拆共建”的合力;面对汛期防汛的严峻考验,我们24小时值守巡查,转移安置群众、排查安全隐患,用“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担当守护一方平安;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我们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攻克技术瓶颈、打通销售渠道,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每一次为群众办好一件小事、解决一个难题,都是对“开创未来”的生动实践。
80年岁月流转,伟大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新时代征程万里,实干担当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将始终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服务群众的热情、干事创业的动力,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答卷,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势不可挡!
下一篇:方城县独树镇:“信用+反诈宣传”推动诚信理念
上一篇:南阳野生动物世界迎来两只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