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金秋时节,走进南召县板山坪镇樊楼村富硒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30余个香菇大棚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菌香,成百上千个菌袋整齐码放,洁白的菌丝正在袋内肆意生长,为秋日丰收积蓄着蓬勃力量。作为该镇特色产业的核心引擎,富硒香菇年种植规模达40万棒,带动户均增收1.6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2020年起,板山坪镇以“党建+人才+科技+基地+农户”模式,联合河南省农科院开展富硒香菇技术研发,成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使香菇硒含量达1.5-4.5毫克/公斤,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全镇建成标准化大棚98个、冷库5座,年产鲜菇3200吨,产值突破2000万元,产品远销北上广及东南亚市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联营机制,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同样的场景,在板山坪镇的山野林间以另一种形式生动呈现。板山坪镇位于深山区,山多林多,近年来,该镇依托15.3万亩林业资源,积极探索“林药共生”模式,在余坪、小余坪等村发展国储林项目1500亩,种植玉兰、湿地松等苗木10万株,带动群众户均年增收6000元。同时,创新林下套种伏牛山石斛、白及等名贵中药材8200亩,亩均产值超万元,形成“地上林木、地下药库”的立体经济格局。
为推进农业产业全链融合发展,近年来,该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保障和金融支持,全面构建“林-菌-药”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镇发展食用菌合作社1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年综合产值超2亿元,带动近1000人就地就业,户均年收益突破2万元。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深化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力度,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让板山坪的食用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南召县板山坪镇镇长何建有表示。(曾超)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蒲山万里加油站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管理规定作业案问题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