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内乡县师岗镇:高标准农田绘就“粮丰民富”乡村振兴新图景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5-09-18 16:08:05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日,内乡县师岗镇鄂沟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处于攻坚冲刺阶段,机械轰鸣作业、工人忙碌施工的场景遍布田间地头。该项目作为当地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工程,自启动以来便牵动着政府、农户及农业从业者的心,预计今年12月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图片4
            此次鄂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规模达0.5万亩,总投资1300万元均来自县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升级与生态配套建设。项目于2025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计划工期240日历天,具体建设内容聚焦“强基础、优生态、提效率”三大方向:新建提灌站,配套建设蓄水池,可满足每亩农田日均0.3立方米的灌溉需求;铺设PE材质灌溉管网,实现“田块通管、精准滴灌”,覆盖全部0.5万亩农田;修建水泥硬化道路,串联村内12个主要种植区,解决农业机械“进地难”问题;沿道路两侧及农田边界种植杨树、侧柏等兼具防护与生态价值的树种,打造12条总长5公里的防护林带,株距控制在2米,形成“田成方、林成网”的生态格局。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彻底改变鄂沟村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构建起“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护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完善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可将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5%以上,有效抵御干旱、内涝等自然灾害,以当地主导作物小麦为例,原有亩产约500公斤,项目落地后预计可提升至550~600公斤,单产增幅10%~20%,每亩农户可增收粮食50~10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折算,每亩年增收可达100-200元;平坦宽阔的生产道路则让大型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直接进田作业,不仅将农户劳动强度降低40%,还能缩短耕种收周期约15天,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在生态效益上,防护林带可有效降低田间风速15%~20%,减少土壤风蚀,同时起到涵养水源、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作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稳定的环境,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们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也是实现‘农业强镇’目标的关键一步。”内乡县师岗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项目完工后,镇里还将邀请农业专家定期驻点,为农户提供良种推荐、病虫害绿色防治、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指导,让高标准农田不仅“硬件硬”,“软件服务”也跟得上。
            对于项目带来的变化,当地农户感受最为真切。今年68岁的鄂沟村村民朱大爷种了一辈子地,提起过去的耕种难题仍记忆犹新:“以前天旱的时候,得拉着水管跑半里地浇地,赶上连雨天,地里积水排不出去,麦子全烂在田里,愁得整宿睡不着。现在政府帮咱把地改造成‘高标准’,浇地按开关、排涝有渠道,往后收多少粮食心里有谱,日子踏实多了!”年轻农户鄂某经营着200亩家庭农场,更看重项目对规模化种植的支撑:“以前小路窄,大型收割机进不来,得雇10多个人工收割,一亩地成本多花80块。现在新修的路够宽,机械直接到田间,光收割环节就能省一半时间,今年我计划再扩种50亩,还想试试套种咖啡豆,多赚一份收入。”
            此次鄂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内乡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既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把地种好”,又通过技术服务配套“把粮种优”。随着项目逐步推进,一幅“农田提质增效、农户增收致富、乡村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师岗镇的田野上徐徐铺展。(李淳)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宛城区茶庵乡:健康讲座+应急演练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