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大排查大起底行动,按时高质量完成7大类33个问题整改任务。实施帮扶项目建设管理提速提质“双提”等“六大工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常态化监测帮扶同时,聚焦80户230名风险未消除户(群众)和2022年新增1户监测户,快速高质量消除风险。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持续推进潘河绿色长廊建设和26个行政村乡村振兴规划实施,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9个。
二是着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镇财政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抓农业夯基础。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建成 1.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力推广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智能大棚等新技术;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良玉米、高油酸花生等粮食作物,持续发展设施农业,做强做优“大棚经济”,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羊肚菌和“阳光玫瑰”葡萄等产业。抓工业培财源。壮大“一区三园”(镇区、县静脉产业园、镇工业园、 村创业园)工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优化土地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工业承载能力;继续推进人才回创,培育规模以下和限额以下成长性企业,壮大“规下”“限下”企业体量。抓招商上项目。“外引”扩总量,“内培”提质量,招引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经济效益好的大个工业,积极发展有潜力的劳动密集小型工业;认真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按时完成县定招商引资任务,发动各行及时提供项目考察信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服务好本草二期等10个在建项目,确保按时投产;全力服务方唐高速、G234改建等重点工程,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开展村集体经济“5万+”行动,年底26个村集体经济均在5万元以上。
三是着力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建设。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深化全域治理、厚植生态优势、强化节能降碳,持续坚决打好打赢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四美乡村”2个,“五美庭院”1200个。实施镇区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建成投运镇二级消防站和中心幼儿园,提升城镇品味,增加承载能力。
四是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严守安全底线。聚焦“四零”目标,守牢疫情防控底线。落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等要求,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周三村级接处访等制度,全面开展“三不五零”村(社区)创建活动,持续化解信访积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完善全科网格化管理机制,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五是着力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县道小二线李许庄村商庄桥危桥拆除重建工程、二中教学楼新建工程等7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