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12月26日上午,南阳宛城区召开"践行司法为民 服务中心大局 以高水平法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宛城区司法行政系统在法治政府建设、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宣传、平安宛城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和成效。
法治宛城(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度法治南阳(法治政府)考核中,宛城区位居全市第一方阵,新增省、市服务型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5个,创建数量、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以司法所建设"强基创优"三年行动为契机,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抓手,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具有"一所一特色"的品牌创建,实现全区13个基层司法所硬件、软件提档升级,共成功创建"河南省枫桥式司法所"1个、"河南省五星规范化司法所"10个,"河南省四星规范化司法所"3个。瓦店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东关司法所被授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五里堡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汉冶司法所所长刘士东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茶庵司法所副所长袁爽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2022年全市司法所建设强基创优工作推进会在宛城区召开,宛城司法局在推进会及全市司法行政年度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实现了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融合发展。全区全面建成了以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基础、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触角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级平台,打造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型窗口,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实现律师参与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全面落实定期服务、工作台账、工作日志、工作报告等制度。截至目前村(居)法律顾问共开展法律宣传250场次,规范修订合同180余件(次),为群众提供法律意见459条,代写法律文书107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6次,参与诉讼活动25次,提供法律服务322次,发放宣传单25000余份。
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今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共115件,涉及农民工援助案件1起29人,法律帮助(认罪认罚)共459件,挽回各类经济损失50余万元。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为全区215个村(社区)各培育5-8名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区共有1097名法律明白人,建立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培训制度,推动"法律明白人"服务进小区、入楼院、上网络,最大限度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其法律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传递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创建"监督员"、法律援助"服务员"作用,促进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八五"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搭建基层普法宣传、法治文化宣传以及新兴法治宣传三大平台,全方位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让法律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群众心里。
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目前已成功创建市级法治示范乡镇(街道)13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溧河乡郭店村、金华镇东谢营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个,市级法治示范村(社区)112个。在上半年全市绩效考评中,民主法治村创建位居全市第一。
平安宛城建设不断优化,落实"警司访+"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持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六防六促"专项行动,避免了多起因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的个人极端行为和信访案事件、"民转刑"案件。2023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25起,调解成功1109起,调成率97%。
深化对重点人群的管控。一是通过"依法依规接收、加强信息化核查、开展实地走访、加强教育学习、开展暖心帮扶"五项举措,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和矫正教育。定期召开社区矫正档案培训、评查会,提高社区矫正档案质量。不定期到各司法所进行点验,确保人员可管可控。二是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及社区矫正官试点工作,共组织评议46次,调整了7名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同志参与社区矫正官委员会日常工作,明确1名案管员负责全区网上信息巡查、工作质效评估、档案文书规范等工作。三是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岗位技能训练、档案评查、精品课堂等形式着力培养一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德才兼备的"社矫能手"。四是邀请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心理讲座等活动。根据省、市、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安排,宛城司法局对社区矫正对象完成技能培训39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77人,新培养高技能人员157人,在今年1-10月份区直单位考评中,新增技能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两项位居第一。(蒋金磊)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