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盛夏的白土岗镇,绿意葱茏,生机勃发。整洁的村道两旁,花木扶疏;繁忙的产业基地里,群众干劲十足;温馨的农家院落中,笑语欢声不断。这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背后,是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凝聚起磅礴力量。今年以来,白土岗镇党委坚持以基层高效能治理,在抓组织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乡村振兴。
抓理论、强实践,激活思想引领力。白土岗镇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压舱石”,构建“立体化、实践化、常态化”学习体系。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专题党课34场,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推动纪律教育入脑入心。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围绕纪律建设论述解读、民主实践等专题,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观摩”模式,举办农村党员进党校专题培训班2期,覆盖28个村500余名党员,实现党员能力“充电”、思想“补钙”、行动“提神”。
育头雁、聚先锋,提升队伍战斗力。实施“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雏雁丰翼”工程,构建全链条党员队伍培育体系。围绕集体经济、矛盾调解等短板,开展“订单式培训”6场,覆盖28个行政村村“两委”成员。鼓励村干部参加继续教育,14名成员报读大专学历课程,实现能力学历双升级。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结合换届需求动态储备121名后备干部,推行“3+1”导师帮带制(1名联村领导+1名包村镇干+1名现任村干联合培养1名后备干部),通过参与征地拆迁、矛盾调解等实战练兵,为村级发展注入新力量。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29支,在人居环境整治、交通安全劝导等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2件,以“亮身份、践承诺”推动服务直抵民心。
兴产业、促共富,增强发展驱动力。创新“产业”融合路径,以三大模式破解发展瓶颈,激活集体经济增长极。按照“镇党委统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动—能人带动”机制运行,主动与现代钙业、奇佳实业、绿丰源等企业签订订单协议,推行“公司派单+合作社接单+农户配单”模式,大庄村发展碳酸钙原材料运输,年消化原料200余万吨;青山村标准化石子生产线年生产石子18万吨;杜村村与药企共建200余亩中药材育苗基地,订单农业覆盖8个村,年产值达160万元,滞销率降至5%以下。持续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农民”模式,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参股经营,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金入股企业“变股金”,推动产业兴旺、带动16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形成了“组织引、主体带、群众干”的生动局面。
解民忧、聚民心,激发治理凝聚力。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推动服务下沉、矛盾化解、民生改善。整合平安、民政、应急管理等职能“多网合一”,构建“镇—村—组—微网格”四级联动体系,划分网格388个,配备专职网格长31名,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每月开展“平安访”专项行动,党员干部下沉网格走访,通过村民代表会、民主评议会收集诉求,通过村民代表会、民主评议会广泛收集群众诉求,涵盖矛盾纠纷及上学、看病、就业、饮水、行路等民生关切,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对能够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复杂问题分类处置,明确责任人和时限,纳入重要民生项目库督办落实。截至目前,累计化解宅基地纠纷、环境治理等矛盾166起,调解成功率达95%;收集并解决各类民生问题51个;确定重点民生项目10项,已完成5项,正在实施3项,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服务不缺位”。
下一步,白土岗镇将持续以“红色引擎”驱动发展“加速度”,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头雁”和党员干部“主心骨”作用,坚持以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凝聚合力、汇聚动力、积聚效力,在广袤田野上书写更有温度、更富质感的振兴答卷!(张德敬 陈瑞玲)
下一篇:卧龙区潦河镇多举措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上一篇:卧龙区武侯街道:守护舌尖安全 共建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