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基,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构建“
完善法治运行机制。制定《遮山镇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步决策法”。今年以来,全镇依法决策事项11件,其中村级重大事项7件,均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规范实施,未发生因决策不规范引发的信访问题。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法治宣传、纠纷化解、执法规范三类指标纳入对村每月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直接关联,倒逼基层干部依法履职。
二、以普法宣传为翼,激活全民守法“神经末梢”
构建全域普法矩阵。打造“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线上依托镇村振平台每周推送典型案例,阅读量累计已超2万人次;线下分片在3个行政村建成法治文化长廊,设置普法宣传栏12块,让群众在散步休憩中接受法治熏陶。创新“订单式”普法服务,组织平安办、执法队、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组建“法治宣讲团”,针对土地纠纷多发的白沟村、朱岗村,重点讲解《土地管理法》;面向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开展《劳动合同法》专题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定制化普法活动6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
培育基层法治骨干。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每个村民小组选拔1-2名威望高、懂政策的
开展“法治家庭”评选活动。制定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等6项评选标准,评选“法治家庭”21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
三、以纠纷化解为要,织密
健全多元调解体系。构建“镇综治中心—村调委会—网格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配备专职调解员51名,吸纳老
强化矛盾源头治理。推行“网格+法治”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8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和1名法律顾问,每周开展网格走访,及时发现并处置苗头性问题。
建立“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制度,每月由镇
四、以规范执法为纲,提升依法行政“硬核实力”
不断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全镇整合自然资源、道路交通、农房建设等8个领域执法力量,组建35人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制定《执法事项清单》,明确126项执法权限,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所有执法案件均通过政务平台公示,配备4G执法记录仪实现全过程记录,重大案件由法律顾问进行法制审核。办理执法案件187件,无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每月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测试和实战演练,邀请县司法局专家授课12次,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建立执法人员“百分制”考评机制,从执法规范、群众满意度等5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推行“柔性执法”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说理式执法”,针对工业园区某企业违规搭建行为,执法人员先宣讲《城乡规划法》,指导其自行整改,既纠正了违法行为,又减少了企业损失,通过教育引导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下一步,遮山镇将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不断巩固拓展现有成果,以更务实的举措回应群众期盼,全力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常富力)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