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道路保洁“盲区难除、顽疾易返”问题,环卫中心创新构建“机械化主导、人工协同、智慧监管”三位一体现代化保洁模式,全面提升城市“面子”与“里子”的清洁水平。
作业方式上,打造“多层次、全覆盖”保洁体系: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实现主次干道每日多频次清扫;依托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作业轨迹与效率,确保全域覆盖无死角;同步组织环卫工人深度清洁机械难及的人行道及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累计冲洗人行道130余条,实施多机连扫5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230余处,清掏雨水窗900余处,清除道路遗撒1.5万余平方米,整治小广告300余处。目前城区道路机扫率达100%,“以克论净”检测持续达标,道路洁净度赢得市民广泛赞誉。
二、聚焦“提档升级”,环卫设施彰显民生温度
围绕“便民、美观、环保”目标,环卫中心推进环卫设施“新增、改造、维护”三位一体升级,夯实城市服务硬件基础。
在新建小区、城郊结合部等空白区域新增垃圾果皮箱60处。城区公厕全面执行无障碍及人性化设计标准,增配母婴护理台、第三卫生间等设施,完善智慧公厕系统与指引标牌,市民通过小程序可一键查询附近公厕位置,便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同步全面维护城区93座公厕、17座垃圾转运站,更换破损门窗地砖,翻新内外墙面,加装除臭通风设备,有效解决异味噪音问题。全面检修升级沿街垃圾收集设施,桶身清晰标注四分类标识,引导市民精准投放。累计修复公厕故障200余处,更换垃圾收集容器300余个,切实办妥民生“关键小事”。
三、聚焦“源头减量”,构建垃圾分类共治格局
环卫中心以“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为导向,通过宣传引导、体系建设与督导考核多措并举,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宣传方面,组织垃圾分类主题宣讲2次,通过发放手册、播放视频、现场演示等形式使生活垃圾分类深入人心,营造“人人懂分类、人人会分类”的社会氛围。
体系方面,严格按市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建立县、街道、社区多级推广机构,夯实组织基础。为各试点小区配置专职分类督导员,于早晚投放高峰现场指导,累计纠正误投行为1000余次,助力居民逐步养成分类好习惯。
下一步,淅川县城管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提升城区保洁标准,延伸覆盖范围,加强环卫人员技能培训,优化设施管理,彻底消除卫生盲区;二是深化垃圾分类部门联动机制,协同县直单位及街道社区提升居民分类参与率与投放准确率;三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常态化纵深发展,持续绘就淅川县洁净宜居新画卷。(文明阁)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