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以前搬过来总担心没活干,现在织地毯车间就在门口,一个月能挣3000多,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学生,这日子踏实多了!”南岗村易地搬迁户王大姐在新型半自动织地毯机前熟练地操作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番朴实话语背后,是白土岗镇在南召县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生动实践。
协同破“堵点”,项目落地“加速度”。项目要见效,前期保障是关键。白土岗镇党委、政府紧抓机遇,立即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协调镇自然资源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部门快速完成场地选址、环评等手续,彻底扫清“场地不合规、审批卡脖子”的障碍。同时提前与引进企业深度洽谈,敲定“不低于6%的租赁标准收取租金进行二次分配”的利益联结模式,明确项目产权归村集体,从资金到位到设备安装,全程跟踪、闭环管理,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造、设备安装和人员培训,让这个惠民项目迅速在南岗村落地生根。“县发改委不仅给资金、给设备,还定期派技术员来指导,让我们发展产业有了底气!”,南岗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
就业解“忧心”,以工代赈“暖民心”。“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增收”才是核心。白土岗镇将以工代赈与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度绑定,把“家门口就业”作为破题关键。一是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务工,项目投产后已带动50余名易地搬迁户及南岗村村民就近上岗,实现了“务工+顾家”两兼顾,人均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二是强化技能保障,镇里联合企业开展织机操作、安全生产等免费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快速掌握技能、适应岗位。三是收益反哺搬迁群体,通过企业租赁收取的年租金,优先用于改善搬迁群众就业环境,如增设车间休息区、更新劳保用品,让以工代赈的红利真正惠及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
管护固“根本”,效益长效“有底气”。项目要长久发挥作用,管护机制是“压舱石”。白土岗镇不搞“一建了之”,而是指导南岗村建立长效管护体系。一是成立专业管护专班,由村“两委”干部牵头,联合企业技术人员负责20台织地毯机的日常检修、维护,管护经费直接从项目收益中列支,确保设备全年高效运转。二是规范收益分配,明确村集体年增收的3.6万元优先用于民生服务,如补贴搬迁户子女就学、改善村内养老设施。三是动态跟踪效益,目前项目年产值预计达350万元,实现了“企业得效益、集体得壮大、群众得实惠”的三方共赢。
从项目落地到效益凸显,从就业保障到长效管护,白土岗镇以南岗村新型半自动织地毯机项目为抓手,用实打实的举措破解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难题,让以工代赈的“活水”持续滋养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乡村振兴写下了“接地气、见实效”的生动注脚。(贺爽 张德敬)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中国银行南阳分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