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察民情,把准民生“脉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是白土岗镇人大的工作信条。近年来,镇人大代表在履职走访中,“饮水安全”始终是群众反映最集中的诉求。有的村民说“水烧开后水垢厚”,有的反映“管网老化”,还有的担忧“水质不达标影响健康”。这些带着“土味”的心声,被代表们一一记在民情日记本上,更通过代表联络站等渠道汇聚成民生清单,最终汇成关于改善供水条件的人大代表建议,摆在了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的案头。
为把准问题根源,镇人大主动联合镇政府工作专班,以“代表+干部”结对模式深入白东村、白西村、南岗村、圣井村、付庄村5个行政村开展调研。人大代表们带着问卷走村入户,在灶台边听村民说心声,在田埂上问农户需求,在村口与村民围坐拉家常,累计参与走访群众280余人次,最终形成《关于提升镇区水质的调研报告》,精准指出“管网老化、水质不稳定、供水规模不足”三大痛点,为后续项目推进锚定了方向。2025年4月,白土岗镇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通过了水厂净水系统安装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
强监督促落实,筑牢民生“基石”。
“项目采用微动力超滤膜净水处理工艺,滤芯更换周期是多久?”“供水管网铺设标准如何保障,能抗住冬季低温吗?”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代表们围着施工负责人接连抛出“硬核”问题。
自项目启动以来,白土岗镇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成立监督专班,将实地视察、专题询问、跟踪督办等方式有机结合,人大代表们直奔项目现场,围绕群众关心的项目投资、工艺安全、建设标准等关键问题向施工方发问,确保项目建设不偏离民生需求。同时,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对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确保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项目进度,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监督带来的民生温度。
固长效保民生,守护民生“源泉”。
“项目建设是基础,长效保障是关键,必须从一开始就谋划好后续管理。”镇人大主席团在项目推进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求。管网铺设期间,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下,镇政府已组建24小时应急抢修队伍,配备专业维修设备和应急供水车辆,代表们定期抽查队伍响应速度,确保“管网故障2小时内到达现场、6小时内完成处置”的承诺落到实处。同时,镇人大推动建立水质监测长效机制,要求将付庄村水厂采用的24小时全天候水质及运营参数监测系统投用后定期向群众公示监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不仅“建得好”,更能“管得好、用得久”。
如今,白土岗镇的供水项目建设正酣,9000余米的供水管网在地下延伸,日处理规模达1200吨的净水系统即将投入运转。在镇人大的监督推动下,这一惠及1万余名群众的民生工程,正朝着“让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民生实事,事事关情”。白土岗镇人大将继续以“监督不缺位、履职不越位”为准则,紧盯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让汩汩清泉早日流进千家万户,滋润群众心田。(薛金通)

责任编辑:张丽雯